這樣一雙頂級穩定支撐型跑鞋的官方售價是1390元,即使通過海淘,一雙鞋也要800塊左右。而假鞋在網絡上的價格才2、300塊。那么問題來了,這些仿冒的假鞋和真品差別到底在哪里?
我們從真假K22的“外觀、材質對比、細節對比、腳感對比以及大拆解”這樣的對比評測來告訴大家答案!
外觀對比
長度不同
同樣都是US 9碼,假鞋的長度從肉眼就可以觀察出來不夠,并且US 8碼的人穿剛剛好,也就是說假鞋偏小整一碼。
透氣孔不同
從鞋面上看,真鞋腳背部透氣孔面積更大,網眼孔更大;假鞋腳背部透氣孔面積比較小,網眼孔也更小。
FLUIDFIT貼膜不同
鞋面的FLUIDFIT貼膜部分,真鞋只是輕微的網面部分形狀透出現象,而假鞋的這種現象比較嚴重。
材質對比
填充海綿差異大
在已拆出來的鞋面材料上,填充的海綿是差異最大的。假鞋用的是相對廉價的沒有彈性的海綿,而真K22用的則是相對彈性非常好的海綿,因此成本也更高。
內襯質感不同
腳背的內里,假鞋用的是相對粗糙的內襯,而真鞋用的內襯則非常有質感,與皮膚的貼合感上佳!
GEL緩震膠軟硬程度
從已拆卸的前掌處GEL來看,通過我們用儀器來測量,柔軟性相差非常大,假鞋GEL膠的硬度幾乎是真鞋的兩倍多!
然而這種差異,你在用手捏的時候感覺卻不明顯。可見,真正K22真的GEL不是看起來像果凍那么簡單的!
細節對比
鞋子標識字樣字體清晰度
跑鞋外側井字標識尾端的GEL-KAYANO 22字樣,真鞋清晰飽滿,假鞋較小,而且模糊不清;足弓處的DYNAMIC DUOMAX字樣,真鞋的字體反而比較粗糙,假鞋更清晰。
DD系統與標志性黑點
真鞋的DD系統較硬,真正做到了雙密度系統,且上面標志性的黑點是非常不規則排列且無規則印制;假鞋沒有DD系統,標志性黑點分布雖然也是不規則排列,但是形狀很均勻。
A標和IGS標大小差異
真鞋鞋后跟的A標和IGS標相對都比較大而飽滿,假鞋的比較小,而且不夠精致。
中底薄厚與內外高度差
真鞋的FRUIDRIDE雙層中底,上層更薄,而假鞋的上層很厚;且真鞋的整個中底較薄,假鞋的整個中底較厚;內外高度差也不一致,真鞋內外側高度差比較小,假鞋的內外側高度差較大。
鞋標方面
這雙是號稱1:1的真標假鞋,在鞋標方面,真心看不出來跟真鞋有任何的差別。而且從非正規渠道獲悉,現在鞋標除非是進品牌廠商的系統查詢,否則肉眼是看不出來任何差異的。
腳感對比
腳感方面,最直接的感覺就是舒服。這種舒服感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,一是厚實又不會過于柔軟的鞋底,二是舒適的鞋面包裹。真鞋穿進去之后,內側的DD系統有很明顯的支撐感,外側則會輕微塌陷,穿上的感覺就是內高外低,而且K22的鞋面延展性方面做得也很出色,雙腳在鞋內能比較自由地活動。鞋舌和內襯也用了非常柔軟的材料,在做簡單的蹬踏及下蹲動作時,腳踝和腳后跟不會因為擠壓而感到不適。
腳感差別比較明顯
假鞋整體的腳感也是比較軟的,但是軟的感覺和真鞋不一樣,只有軟,而沒有支撐的感覺,這種軟主要是由于假鞋厚厚的中底材質,并不是GEL緩震膠帶來的軟,事實上,假鞋的緩震膠是這樣的……由于假鞋主要靠中底材質來減震,在跑動時明顯感覺回彈性不足,跑了2公里之后就會明顯感到雙腳發沉,太軟的中底反而成為一種負擔。
透氣性能
雖然K22的透氣性一般,雙層網面結構以及比較厚的內襯,造成鞋內外空氣無法流通,最終導致鞋內溫度上升。但是假鞋這種情況更為明顯,幾公里后甚至有腳底發燙的感覺,腳底板還起了水泡。通過實測我們發現,K22是一雙適合長距離慢跑的緩震支撐跑鞋,并非軟到“踩屎”一樣的感覺,支撐性是非常重要的指標,而假的K22在這方面是完全缺失的。在長距離奔跑后會給雙腳帶來很大的負擔。
評測總結
在做工方面,假鞋的做工并不差!所以,目前辨別鞋子的真假,只能通過外觀、以及一些細節方面來做判斷。只是現在很多假鞋,特別是一些超A的假鞋,幾乎可以以假亂真,而且做工并不差。這對于廣大的跑步愛好者來說,除非兩雙鞋子擺在一起才能分辨。而這,就是廣大跑友面臨的最大的問題。
另外就是從性能方面來說。真鞋K22的舒適性優異,包裹感強。中底內側的支撐明顯,跑動時平穩而舒適。而假鞋雖然上腳時舒適度不錯,而且也感覺到很軟,但是跑起來之后,KAYANO的支撐性就沒有了,這個是真假鞋最本質的區別。當然,這也是很多跑友無法分辨真假鞋最根本的原因,畢竟,鞋子跑了幾公里之后無法退貨了不是嗎?
1.海淘猴網遵循行業規范,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;2.海淘猴網的原創文章,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來源:海淘猴網",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海淘猴網或將追究責任;3.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海淘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。
